EN
芭交音乐会|新春前夕,奏响爱之舞曲

2020/01/13

2020年1月10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在常任指挥刘炬的执棒下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以一场荟集舞蹈音乐元素的“爱之舞”主题音乐会,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观众朋友献上了美好的祝福,艺术家们演出服饰中的红色元素也从视觉上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氛围。

演出在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舞剧《斯巴达克斯》的选段中拉开序幕,在隽永静谧的“斯巴达克斯与弗里吉娅的柔板”中,小提琴在竖琴的铺陈下奏出轻盈飘渺的固定音型,长笛与双簧管以灵动迷人的主题旋律与之对答。在铜管声部低沉的吹奏与定音鼓力度克制的轰鸣引导下,弦乐声部以无比壮美绚烂的质地再次吟唱出主题,嘹亮的小号在其间自由翱翔,随后在渐弱中收束,低音提琴的残响依旧在空间中回荡,余韵悠长。“埃吉娜的独舞和酒神祭”密集的音符跑动和均匀的速度提升始终保持齐整一致,打击乐声部的几次合奏都在为音乐注入力量的同时营造出凌厉果决的截面感,令听者大呼过瘾。

接下来指挥家刘炬与乐团演奏家们精彩演绎了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经典律动。第一幕“场景”中双簧管奏响甜美而又带有忧郁气质的主题,弦乐各声部的振音同样呈现出高度默契而齐整的幅度;“圆舞曲”的拨奏开篇层次丰沛,乐团的整体质感圆融凝合,在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中具有典雅温润的气质,而经过反复后的第一主题在抑扬顿挫的重音处理上进一步增强,体现出指挥家精心营造的张力与对比;“四小天鹅舞曲”的幽默俏皮、“匈牙利舞曲”两种音乐情绪过渡加速中的自然平滑,以及第四幕“场景-终曲”小军鼓掀起的澎湃音浪和弦乐与竖琴构建的圣洁与升华,无不展现出“芭交”对于这部芭蕾传世佳作的熟稔理解和从容驾驭。

音乐会下半场的第一首作品是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恢弘大气的“波罗乃兹舞曲”,铜管声部嘹亮的吹奏如闪电划过夜空般震撼人心,随后弦乐以饱满的运弓呈示出酣畅淋漓的主题旋律,作品中段木管声部悠然的插部旋律与大提琴的低吟浅唱令音乐的深度大大提升,主题的再现以更加昂扬有力的姿态迎来带有胜利凯旋意味的收束。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助理、乐团首席王小毛领衔呈现了两首小提琴艺术的经典文献。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伊始,独奏家以轻柔的力度呈现出法国音乐特有的精致与细腻,随后俯拾皆是的音阶跑动和切分节奏在极大的音域跨越中始终保持着清晰饱满的颗粒性,展现出王小毛全面扎实的技巧。作曲家赋予作品嬗变多元的乐思,在演奏家们的精湛处理下呈现出浑然的整体性,凭借多年合作的默契,王小毛与乐团演奏家在“对话”中碰撞出相当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火花,尤其是小提琴以持续的伴奏音型与长笛、双簧管交织出的绚烂效果,十分精彩。

而在作曲家拉威尔笔下洋溢浓郁吉普赛音乐风格的《茨冈》中,王小毛更是以游刃有余的娴熟技巧将音乐自由不羁的气质完满呈现。无论是小提琴低音区厚重凝实、甚至是粗犷沉郁的音色把握,还是艰深炫目、令人击节的技巧展示,丰沛的音乐性始终贯穿整个演奏,指挥家刘炬引领乐团与独奏家形成了精妙的呼应,尾声即兴感十足的速度变化和齐整收束迎来观众长久的喝彩。

在被誉为“管弦乐配器教科书”的拉威尔《波莱罗舞曲》则成为了“芭交”各声部艺术家技术实力的全面展现,指挥家刘炬精确地掌握着音乐的层次和奏响,让长达十五分钟的演奏呈现出一个幅度巨大而均衡的渐强曲线,军鼓演奏家以稳定清晰的敲击为作品确立了脉搏般的基调,长笛、单簧管、巴松、双簧管、圆号、长号依次叠加,让固定的音乐主题释放出转瞬即逝、万花筒般的绚烂效果,加装了弱音器的小号和奏响独特滑音的长号演奏尤其精彩。随着弦乐各声部的加入,音乐的行进感愈发鲜明,澎湃的力量和果决收束毫无意外地带来了爆棚的演奏效果。

在全场观众的热情掌声与欢呼中,指挥家刘炬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再次返场加演了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壮美动人的“双人舞”选段,两架竖琴清丽曼妙的拨奏和大提琴醇美温暖的演奏将舒展的乐句娓娓道来,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不断走向高峰,即使在力度与音高的顶点也仍旧保持着完美的歌唱性,为观众奉献了又一个堪称权威的演绎。

中央芭蕾舞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西城区太平街3号 演出咨询:010-8355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