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在中央芭蕾舞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低调的代名词,是默默无闻的践行者,是勤勤恳恳的奉献者,当舞台上的演员们收获掌声与鲜花的同时,他们在灯光触及不到的角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他们就是辛勤的幕后英雄——我们的“舞美铁军”。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舞台的大幕,透过镜头前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走近这群在巡演路上执着奉献的中芭舞美工作者,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中芭此次赴巴西巡演要为五个城市的观众带来一台《芭蕾精品晚会》、一部中国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一部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十八场正式演出和公益演出、带妆彩排等,行程时间长、演出频率高、转场次数多是此次巡演最大的特点,而随行的舞美队员只有20人,在每一场精彩演出的背后,他们用拼搏的汗水讲述着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他们与时间赛跑,不舍昼夜
在圣保罗,第二场中国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演出结束后需要连夜拆台装车运往下一站库里提巴,同时还要为接下来继续在圣保罗上演的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做准备,这给仅有20名队员(其中4人还要提前出发前往库里提巴打前站)的中芭舞美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队员们常常为了按时完成工作,睡眠时间仅仅三四个小时,但是全体舞美队员没有任何怨言,通过紧密的配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转场和倒台工作。
面对紧张艰苦的工作任务,中芭舞台美术部副主任张建华为队员们打气鼓劲儿!
她是舞台幕后的“指挥官”——舞台监督祁劲松
他们用光影装点绚丽的舞台
在巴西利亚,剧院工作人员没有按照事先沟通好的技术要求准备相应的舞台灯,而是提供了演唱会使用的亮度更高、聚光效果更好的灯,这“一番美意”可是给舞美队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灯光不能铺满舞台,意味着要临时换灯,中芭经验丰富的灯光师们等紧急沟通并协调当地工作人员配合,最终在演出前几个小时完成了全部的换灯和调试工作。
灯光设计师刘钊等在演出前专注地检查每一盏灯的使用情况,确保演出万无一失
灯光组员刘志爬上七、八米高的升降梯进行对光,
看着就让人胆战心惊
他们用智慧和经验为演出保驾护航
在里约热内卢,演出即将开幕,可由于剧院设备老化,吊杆无法正常升降,眼看观众就要进场,舞台上一盏盏大红灯笼却还没有挂起来,但这也并没有难倒大家,中芭舞美队员们凭借多年的舞台经验对装置进行了紧急修理,在大幕拉开前顺利地完成了修复工作,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进行……
确保每一根吊杆都能正常工作
他们在舞台上将时空随意切换
他们在舞台上随意将时空切换,让平淡无奇的舞台华丽变身,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深宅大院,在大红灯笼的摇曳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舞剧中的纸屏风必须在每场演出之前人工粘贴,至少耗时3-4小时
从灯笼到屏风再到大花轿,舞台上每一件道具舞美队都小心搬运、精心呵护
大家齐心协力收纳剧中可将舞台铺满的巨幅红绸
她们用手中的“画笔”让角色更加鲜活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天鹅湖》的演出中,两位化妆师不仅要在正式演出前为演员们化妆,还要为带妆彩排、电视节目录制而随时待命;演出开始后,化妆师更是迎来了最为紧张忙碌的时刻,特别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角色众多,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化妆师需要全程为演员抢妆,甚至顾不上口渴,等到演出结束才会稍微喘息、有时间喝口水。
他们用手中的针线勾连出最靓丽的舞衣
两位服装师需要负责为每台大戏60多位演员共计400多套服装进行清洁、熨烫、加固、归纳整理。特别是在《天鹅湖》的演出过程中,演员们紧贴身体的服装会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出现开线等情况,再加上群舞数量庞大,服装组的同事便要不断迅速地为演员们进行服装的缝补加固。
据中芭舞台美术部副主任张建华介绍,近两个月来,大家一直在巡演的路上几乎不曾停歇,同事们彼此相处的时间甚至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长,但是“舞美铁军”的称号不是凭空来的,无论是日夜兼程还是不眠不休,大家都凭借着心中对舞台艺术的一腔热血努力地坚持着,为舞台上的精彩演出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舞台虽美,幕后犹荣,你们辛苦了!
撰 稿 | 周训正
摄 影 | 时 任
视 频 | 张 一
编 辑 | 宋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