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是芭蕾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芭蕾历史上一部最伟大的杰作。在中央芭蕾舞团近六十年的发展历史上,《天鹅湖》也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中国观众与《天鹅湖》的结缘
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不朽的《天鹅湖》舞剧音乐。1895年,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帝国芭蕾舞团首演的彼季帕和伊凡诺夫共同编导的《天鹅湖》全剧大获成功,从此该剧被公认为是俄罗斯学派的经典代表作,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争相上演和效仿。
1953年11月,莫斯科大剧院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受邀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这场演出的主演正是当年的苏联芭蕾女皇加林娜·乌兰诺娃。在柴可夫斯基作曲的经典音乐下,她和舞伴古雪夫美轮美奂的演绎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许多中国观众,更使中国观众从此与俄罗斯芭蕾、特别是《天鹅湖》这一剧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年中国首演版本
1958年初,在前苏联专家彼·安·古雪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排演《天鹅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排演这部经典舞剧。同年6月,《天鹅湖》终于首次登上中国舞台,获得成功。中国第一代芭蕾人的表现不仅受到各方面的称赞,而且也标志着西方芭蕾艺术开始扎根于东方古国。当年,排演的《天鹅湖》遵循了俄罗斯学派的传统,整个剧情的发展更充满了戏剧性和故事性。
1959年12月,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正式宣告成立。继《天鹅湖》之后,在古雪夫指导下,剧团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盗》和《吉赛尔》等古典剧目,为中国芭蕾奠定了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
1996年和2003年中芭版本
60年来,《天鹅湖》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对芭蕾爱好者的“最爱”,《天鹅湖》对中芭的长足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1996年和2003年,剧团勇于探索,以中芭艺术家为改编班底先后两次推出了两个新版《天鹅湖》,备受关注。
2007年“玛奶奶”版本
2007年中芭排演了世界芭蕾巨星娜塔莉娅·玛卡洛娃版的《天鹅湖》。
在当代芭蕾史上,娜塔莉娅·玛卡洛娃是位传奇式的人物,有人称其为“50年来最好的芭蕾舞明星”,她先后在基洛夫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主要演员,并与许多著名芭蕾舞团合作,出演过的古典和现代剧目不计其数,她是国际芭蕾舞界最令人瞩目的“超级芭蕾巨星”。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版《天鹅湖》是根据彼季帕和伊凡诺夫的原创,并采用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编导阿什顿爵士版本的部分段落编排而成的。它既融入了前辈大师的创作结晶,也充分体现了玛卡洛娃女士本人的智慧和才华,是目前国际芭蕾舞坛最受欢迎的《天鹅湖》之一。
2008年,中芭曾携玛卡洛娃版《天鹅湖》首次登上英国皇家歌剧院(伦敦柯文特花园)的舞台,中芭演绎的古典芭蕾《天鹅湖》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表现力而赢得了西方媒体和观众的赞誉。为此,中芭与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共同赢得了最具权威的英国“评论界国家舞蹈大奖”的“最佳外国舞团”提名奖,这是中芭第二次获此殊荣。2012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剧院成功上演该剧。2013年,中芭又携该剧分别赴加拿大温哥华伊丽莎白女王剧院和法国巴黎著名的舞蹈剧场——夏特莱剧院演出,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1958年至2018年,被誉为“芭蕾舞”代名词的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飞临”中国已整整六十年。在纪念《天鹅湖》中国首演60周年之际,中央芭蕾舞团将于4月29日至5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10月11日至14日在天桥剧场举行两轮的纪念演出。据悉,在4月底的演出中,中芭首席主演张剑、主要演员孙瑞辰等“主力阵容”将倾情献艺,同时,年轻的新生代优秀演员徐琰、方梦颖、黎文韬、陈铸明等也将“闪亮登场”。
从第一只“白天鹅”的诞生到新生代“白天鹅”的传承,从1958年首演版的开拓到2007年“玛奶奶”版的精致……这其中承载了几代中国芭蕾艺术家们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中国芭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拓创新的历程。
微风抚面、碧波荡漾,“天鹅湖畔”的那一场缠绵悱恻、浪漫凄美的爱情传说一直在上演……